在西方文化裡,也許它比工作實質成績更重要
2018-11-02
By 遠見雜誌

“Why did you use this color here? I am not sure I like this choice. ”

(你為什麼會用這個顏色,我不確定自己喜歡這個選擇。) 、

“I don’t quite understand the logic behind this icon. The relevancy seems low.”

(放這個符號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和設計主題的相關性似乎很低。) ......

在平面設計的課堂上,二十幾位教授和學生們此起彼落地對剛發表完設計作品的人提出意見、問題和挑戰,把鏡頭拉近,你會很驚訝地發現,那個站在教室最前面、一臉心虛、氣場弱到沒辦法捍衛自己作品的女孩,竟然是我──

多年後到處演講、經常在國際場合發表意見,甚至為了捍衛客戶或團隊立場不惜大聲說話的台版米蘭達!

二十多年前,剛到紐約念公關的我,在語言不輪轉、軟體不熟練的情況下,修了人生的第一門設計課。雖然自己不是設計科班出身,但靠著一天到晚泡在Lab裡苦練,再加上厚著臉皮跪求助教幫忙,好不容易掌握了幾個主流的設計軟體,焚膏繼晷地做出了自己還算滿意的作品。

但沒想到交出作品後,真正的考驗才開始,十幾個英文比我溜、設計能力很不賴、口才超級好的人,嚴肅地檢視著我的作品並提出批判性的觀點。而站在台上的我,不但舌頭打結地提不出甚麼有力的反駁,心中甚至默默覺得其他人批評的很有道理...

事實上,這樣難堪的場景不只出現在設計課,更是我在美國求學時期的縮影。

除了實作與思考並重的設計課,研究所的其他學分多是強調策略思考與表達能力的理論性課程,而除了筆試成績、報告質感,在課堂上參與討論的頻率以及對於團隊的貢獻,更會大大影響整體的成績。

這樣的評估機制,讓我在研究所的第一學期,每天都要深呼吸才能鼓起勇氣走進校門,但也正因為這樣無比痛苦的文化衝擊,逼得我一點一點開拓視野,突破過去乖乖聽話、關起門來思考、學習、完全準備好或輪到自己時才需要表達意見的習慣,在一次次爭取發言機會的過程中,聚足坐上會議桌的條件與勇氣。

這段多年後想起還是冷汗直流的回憶,是在東方文化中長大的我第一次學習西方的溝通方式,也讓創業前,一路都在外商公司奮鬥的我,建立起職場溝通的第一個框架。

會想起這段過往,是因為前陣子在LA待了半個月,剛好有機會和長期在美國各地發展的職人們討論,擁有哪些特質,才能在職場上吃得開?

在一來一回的交流中,觀察到幾個東西方的職場差異,也發現其中最大的不同,莫過於對於「溝通」的認知,以下是幾個多數人都同意的觀點:

• 不管出席會議、討論或任何活動,不光是人出現就夠了,而是需要積極發言,才算是真的有「參與」

“I think the mo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s understanding the true meaning of ‘having a seat at the table.”先後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和企業會計部門擔任主管的Cathy說。

在多數的美國企業中,當一個人被邀請參加一個會議或討論,就表示無論階級高低,他都有發言的權利和義務,而且最好事先做好充分的準備。

因為能夠表達自己的觀點,說明了這個人願意為團隊做出貢獻,同時也能夠團隊合作。

• 能夠和團隊一起工作是對職人的基本要求,有跨界整合能力的人最吃香

“The most successful people I've seen are those who make working with them a great experience. They are great at what they do and are open to feedback. They give effective critique without sounding critical.”

在舊金山灣區的科技公司負責使用者體驗的Felicia和好幾位在美國職場奮鬥朋友,都不約而同地提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一個人的專業雖然是幫助他得到工作的敲門磚,但人際溝通能力才是長期在職場上求發展的重要競爭力。

其中能夠讓來自不同地區、專業背景及文化底蘊的人一起工作、發揮團隊效益,更是很被看重的領導者特質。一個好的領導者必須是很好的傾聽者,同時很能解決問題。

• 積極表現自己,打造自我品牌很重要,而這一點通常是多數東方人感到吃力的

“Communication skills are important everywhere. You could rise to the top without hard skills, but you can't without good communication skills.”

我的美國職人朋友們一致同意「溝通力」對於想在美國職場成為領導者的職人們來說,比專業能力更重要。

由於教養環境的不同,多數的東方人(印度人除外,lol)在會議或團隊合作的場合習慣保持安靜,這多半是為了保持禮貌、沒意見、怕說錯話或沒興趣給反饋。

不管原因是什麼,美國人通常認為「安靜」是缺乏自信或是對工作沒熱忱的表現,而一旦任何人在職場上創造了這樣的「品牌印象」,對於他的專業形象和職涯發展絕對有害無利。

因此,許多美國職人在不同場合搶著發言,或是很主動地解決問題的部分動機,多是為了表現對其他參與者的尊重、營造自己積極為團隊貢獻的品牌形象,並且為邁向領導者之路鋪梗。

從這些美國職人口中,不難發現,在這個文化框架下的職人們,很鼓勵「積極表現」的特質,很多時候,能不能大方有自信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甚至比工作的實質成績或發言的內容深度更重要。

但這也讓我有了以下的反思:

1. 東西方文化沒有一定的好壞,但西方這種鼓勵發言的文化有助於逼迫自己積極思考和參與討論

在台灣土生土長的我,不管是剛進到國際性的求學及工作場合時,很不習慣才剛聽到一個觀點、一份小組報告、或是一個新的發現,就同步提出自己的意見或反饋。

在還沒有太深入接觸西方文化前,「謀定而後動」一向是我在團體中與人互動的方式,然而,為了在課堂或會議上「求生存」,只好逼著自己在一接收完訊息後,無論如何都要擠出一、兩句話。

久而久之,從剛開始為了發言而發言地勉強吐幾句話,到後來愈來愈習慣在接受訊息的同時也一邊思考。

這樣的訓練,讓我很能夠在接受訊息的當下,就精準地掌握重點,並且快速判斷訊息的正確性或優缺點、「無縫接軌」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而在自己後來有機會經常主持會議、進行演講或是教育訓練,成為站在台上的那個人後,更是完全了解為什麼當年那幾位積極發表意見的同學和同事總能贏得教授或主管的青睞、取得亮眼的成績,因為積極的發言,通常會讓講者或是其他參與討論的人感到受重視,也為團隊帶來更多活力。

2. 內涵和表達一樣重要,不應該是為了說而說

積極發言當然是件好事;但我一直相信,好的內容加上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才能形成有力量的溝通效果。

在台灣或是其他東方社會的許多職人共同的問題,往往是習慣先思考才能很有自信的在眾人面前提出自己的想法,那麼不如做足事先準備的功夫。

例如,在公關公司經常會針對新的提案邀請大家一起開「動腦會議」,通常會事先公布討論的主題,如果你對於相關的議題不了解,不如在會議前先做一些研究,帶著想法、建議或問題,在會議上從容的貢獻自己的腦力。

在許多和國際團隊合作或「交手」的過程中,我發現西方文化中長大的職人們或許能夠很輕鬆地在會議上暢所欲言,但習慣謀定而後動的東方職人們,經常是在這類場合中提出最佳觀點的人,為什麼?因為我們總是有備而來。

3. 了解東西方職場文化的差異,是為了可以收放自如

如前所述,不同的文化,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再加上近年來在國際市場東移,越來越多人理解、尊重東方的職場文化。

相較於直來直往、積極表達的西方上班族,擁有東方文化底蘊、理解東西方差異的職人們,更可以拿出不同的溝通風格,因應不同的場合、氛圍、目的。

這種收放自如的功力,讓來自東方的職人們,又多了一種在國際場合發光發亮的本錢。

文章出處: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54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