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不用有架子,但一定要有氣場!讓部屬願意追隨的7個領導行為
2017-02-18
By 經理人

之前聽到一位朋友離職的原因是「我的主管一點領導者的氣場都沒有!」帶人這麼多年,做過無數次的離職談話,也聽過許多人對於直屬主管的批評的我,第一回聽到這樣的離職原因而覺得很新鮮,也不禁想探討一下什麼是主管應該有的氣場。

所謂的領導者氣場,用白話來解釋,就是一個領袖應該具備的、讓其他人願意追隨的氣勢和風範,和可以用客觀標準一一檢視地「專業」的不同。

每個人對於「氣場」有不同的主觀期待,到底什麼是領導者應該有的樣子呢?什麼樣的風範又是會讓人願意追隨的呢?以下是根據我多年觀察下的一點淺見:

1. 除了有專業 還要敢做夢 Dream Big
能當上主管的人,在專業上多半有過人之處,這也是讓下屬服氣的必要條件。然而擁有專業、把事情做到井井有條,僅僅能讓人做一個好的「管理者」;擁有「願景」的人才,能帶領團隊編織並追逐美好的夢想,勇於做夢的人,才能突破現狀,開創一番新局,而這樣的領袖特質是十分迷人的。

2. 熱情與執著 Passion& Persistence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有機會和傳播、藝術、時尚、科技、金融等不同領域的佼佼者共事,進而成為好友,這些人的專業、個性、喜好都不同,但卻有著一個共同點--熱情,對事業的熱情、堅持把事情做到最好的熱情、明明已經很完美,卻還努力「雞蛋裡挑骨頭」的熱情;強大的熱情,是面對挫折時的火種,讓人在寒冬時仍然保有溫暖的心和發光發亮的臉龐,持續為追隨者增加信心,指引方向。

3. 不需要做完人,但要做一個鮮明的人 Be a Distinct You
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生前只要團隊的表現不如預期就大抓狂,在私生活上,也有許多引人爭議之處,這樣的人絕對稱不上是個完美的人、但其對於完美使用者體驗的偏執、設計及科技的熱情、絕對的自信、超有感和有梗的說話方式、乃至於365天不變的黑色高領衫加牛仔褲,都不斷的加深其鮮明的個人形象,吸引員工、甚至「門徒」的追隨,帶領團隊一次又一次的創造跨時代的產品,引發科技革命!一位「鮮明」的領導者,也許總是讓人氣的牙癢癢,但卻像強大的磁石,吸引著人們的注意力及追隨之心。

4. 永遠知道該往哪裡走 Always Know Where to Go
團隊的領導者,就像一位船長,行船中即使被濃霧遮住了視野,依然必須很篤定地帶領這艘船,航向目的地。身為船長的人沒有說不知道的權利,因為在危機四伏、充滿不確定的大海裡,他就是大家的定心丸;就算突如其來的狂風暴雨,打亂了原本所有的進度和計劃,一位領導者,必須要有能耐處理自己緊張的情緒,告訴大家一切都很好;同時也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利於大局的決定!這需要擁有的是高EQ、危機處理力和強而有力的肩膀!

5. 以身作則 Lead by Example
「Tiffany經常盯著大家的出缺勤時間,自己卻老是遲到早退」,「咳!誰叫她是經理,又是老闆眼前的紅人…」以上的場景,經常在不同的公司輪番上演著。
一個公司的主管或資深員工通常享有比較大的話語權,隨著在公司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伴之而來的是上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特權。

而領導者和管理者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將這樣的特權視為一種「尊重」,因此通常只有在能贏得更多尊重時才動用它(例如用在上司面前的話語權,為下屬爭取福利);後者則將其視為一種工作生涯中的「小確幸」,經常用「特權」來求方便;兩者的高度和格局有著天壤之別。

6. 對人大方 Have a Big Heart
除了經常掏腰包請下屬吃飯、送送小禮物等物質上的大方,一位領導者或自許為領導者的人,更要能在精神層面對人大方,這包括了發自內心的關心別人,真心的為下屬的未來打算、能包容和自己不同的意見或是別人強勢的態度等。

曾經有一位主管在我第N度抱怨同事的缺點時告訴我「看人要看優點」,這句話成了一生受用的觀念,讓我有辦法和跟自己很不一樣的人一起成就許多美好的事。

7. 過得很好 Live a Good Life
現代社會中,許多人選擇追隨一位主管、為她/他賣命,是因為想成為和她/他一樣的人。所以我相信想成為職場中許多人追隨的領導者,自己首先要過的很好。擁有健康的身體、快樂的心情與富足的靈魂。只有取得身心靈平衡的人,才能可長可久,並成為別人渴望跟進的典範。

「培養領導者的氣場超難的…」看完上述的觀點,搞不好有人正在小聲的murmur著。成為領導者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除了最基礎的專業外,許多的人生智慧和高度是得靠歲月和經驗一點一滴累積而來。

「但我現在已經是主管了怎麼辦?」我的建議是「Fake it until you can make it」,想想你對於領導者的期待是什麼,然後誠心誠意地先裝出個領導者的樣子再說。相信有朝一日你一定能成為一位很有領導者氣場的主管,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出處: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columns/view/5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