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3
部落格 案例分享
By Shangwen
About Shangwen
現任盛思整合傳播專案執行,畢業於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輔修圖文傳播暨數位印刷學系。在學期間積極參與社會運動,曾參與《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公民與政治權利公約》、《消除對婦女一切歧視公約》等國際人權審查會議。
念頭轉個彎,危機也能成為溝通的可能

日前歌手蔡依林與新銳音樂人陳星翰合作的歌曲《戀我癖》,MV試圖在影片中呈現反對校園的霸凌現象,但內容卻引發爭議。11月6日媒體報導,該MV陳述女高中生集體霸凌身材較為豐滿的女孩,但角色身著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的校服,引起該校部分校友的不滿,認為這樣的設定毀損校譽,號召校友抵制蔡依林並檢舉影片,同時,部分網友於歌手蔡依林、製作人陳星翰和MV導演謝宇恩的Facebook專頁留言表達不滿情緒。

隨後,中山女高校方也發表聲明稿 ,認為:「影片中對本校聲譽的損害至為明顯,本校嚴正表達不妥並深感遺憾。」並要求:「MV製作團隊立即下架該片,並公開致歉,以正視聽。」

爭議延燒期間,製作人陳星翰、MV導演謝宇恩努力嘗試說明理念,仍無法平息反對聲浪,因此6日晚間將整首MV打上模糊的馬賽克,反而令許多人爆發對中山女高的反感,甚至認為「這才是霸凌示範」,各界論戰不斷。

對任何組織單位來說,任何負面的文本都有可能對形象造成程度不一的傷害,但危機也能嘗試用不同的溝通方式變成提升形象的轉機,以霸凌為例,這是校方絕對不願被貼上的標籤,因此當《戀我癖》的MV人物身著該校校服時,校方也許會認知這是一篇指名中山女高校方怠惰顢頇的影片。

但中山女高其實可以用更積極的態度面對危機,藉由《戀我癖》的影片邀請各界討論「霸凌存在於校園」這件事,包含被霸凌者個性、身形、外表的呈現,壞學生的鼻環、刺青和露出大面積的肌膚,進一步討論影片本身是否也陷入某些刻板印象,究竟我們要如何創造沒有歧視和汙名的教育環境。

這樣的說法既沒有對號入座,也能表現中山女高願意並持續努力讓霸凌消失在台灣的教育現場,危機即是轉機,換個方向、轉個彎,我們都可以創造更多可能。

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盛思整合傳播顧問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