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台灣手機和筆電品牌鬧的風風雨雨,讓人不禁想:「台灣的品牌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為了讓科技品牌更了解消費者在購買決策過程中的影響因素,盛思和英國Text100傳播顧問公司合作, 使用消費行為五大歷程包括意識(awareness)、意圖(intent)、行動(action)、信任(confidence)和擁護(advocacy)來分析台灣、澳洲、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香港和中國大陸七個國家的消費者,並舉辦「2013 亞太區3C產品消費行為大調查」,希望能幫助科技品牌知道亞太區消費者在想什麼。
決定購買3C產品前,你通常會做些什麼?什麼是你購買的主因? 在分享會裡盛思指出亞太區消費者的特性:七成消費者一旦搜尋產品相關資訊後就會購買該產品,而消費者的決策過程是快速的,八成消費者一個月內就會決定是否購買;亞太地區消費者普遍喜愛分享自身正面經驗,同時口碑效應仍是關鍵因素,消費者仍仰賴網路或人際口碑決定購買與否。
十大類科技消費者 你是哪一種呢?
其中比較特別的是,盛思發現台灣人的想法和行為和亞太其他國家不盡相同,有以下幾點有趣的發現:
最後,盛思總經理Shannon提到:「現在消費者完全掌握自己想要甚麼,且可以獲得資訊的管道眾多,因此設計精準的訊息,全面性整合傳播管道才是致勝的關鍵。」我們認為在各品牌不斷推陳出新的時代,想讓品牌有好的能見度,並受消費者歡迎,除了基本產品力外,品牌更需精準掌握傳播訊息和管道,一舉打中消費者,並藉口碑效應不斷擴散,真正打造出品牌力。讓我們一起為台灣的品牌加油!也為台灣加油!
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盛思整合傳播顧問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