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6
Industry Observation
By Sheena Chou
About Sheena Chou
廣告系生,輔修中國文學。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歡文字,什麼主題都讀得下去、聊得起來。以身為新世代的傳播人為傲,因責任大但有無限可能。
新世代的懶人包文化

「懶人包」一詞起源於台灣最大的網路論壇之一PTT,意指將龐雜的資訊用清楚易懂的方式整合、概要的訊息傳播方式。起初的目的是在討論事件或議題時,幫助較晚接觸資訊的人能快速跟上進度、加入討論。而後發展至其他社群媒體,也在加入圖片、動畫等複合形式後,變得更加豐富、趣味,逐漸成為流行的訊息載體。

 

懶人包的出現顯示了資訊時代的兩大現象:

一、 現代人生活步調快速,在想要了解一個繁複的議題時,沒有足夠的時間吸收大量資訊,長時間學習的耐性也低。因此快速易懂的概要性傳播方式便能成功贏得群眾的偏好。

二、網路科技帶來資訊爆炸,繁雜且來源不明的大量資訊提高了釐清議題發展脈絡的難度,這時如果有媒體或KOL替我們整理好,方便我們對事件較快速精確地掌握,多數人會選擇透過這樣的方式學習資訊。因此不僅年輕人愛看懶人包,不擅操作網路裝置的年長者也喜歡透過懶人包來了解事件。

 

伴隨近年社會大眾對各類社會議題的熱衷,懶人包在歷史事件中開始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如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2018年公投、2019年總統大選等。人們不僅以懶人包記錄、分享事件脈絡,更以懶人包宣揚自己的理念,嘗試說服閱聽人甚至引發行動。

 

懶人包的存在讓社會議題的參與不再限於能看懂長篇複雜論述的高知識份子、或是有閒暇時間研究議題的人,因此降低了社會參與的門檻,使社會議題的討論方式產生質與量的改變。同時由於圖文並茂的呈現方式,閱聽者會被其中的趣味性吸引並樂於轉發分享,許多看似枯燥艱澀卻重要的議題能因而被更多人認識和了解。

 

然而懶人包這樣經過壓縮整理的訊息,不僅降低資訊深度,更常常無法兼顧多元面向,誤導性地將意見歸於兩極化。如2018年公投中,許多公投懶人包以「支持同性婚姻另立專法選同意、認為同性婚姻應入民法選反對」簡述同性婚姻的相關選項,卻無法概括兩者背後的原因、詳細意見,並讓中間意見的民眾受到文字誘引,對選項代表結果的期待與事實產生落差。甚至,懶人包的製作者也能透過文字、圖像誘導、添入主觀的立場偽裝成客觀的事實陳述,在閱聽人缺乏自主查驗習慣的狀況下是很難被察覺的。

 

雖然輿論對於懶人包的檢討和反對聲浪日起,但它們的存在,確實已經幫助許多人學習到原先不了解的知識,也為網路傳播方式增添一道新的風景。若傳播者能妥善利用這項利器,訊息的傳遞能更多元、更有效。

 

~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盛思整合傳播顧問集團立場~